时间:2023-06-02 15:09:14 | 浏览:158
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。东汉中叶,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”,山因得名。其中天门山最高,海拔1300米。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[1],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[2]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,是中国道教发祥地,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。龙虎山的丹霞地貌,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—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。[3]
据道教典籍记载,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,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,至今承袭六十三代,历经一千九百多年。
龙虎山天师府。四年 (1105年)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,元延佑
六年 (1319年)迁建于上清镇长庆坊,明洪武
元年 (1368年) 移建今址。明嘉靖年间
(1522-1566年)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
清康熙十三年 (1674年)大部分建筑被焚毁。
千隆四十三年 (1779年)重建。咸丰七年
(1857年) 又遭受战火之灾。同治年间
(1862-1874年)第61代天师张仁政予以维
修。1949年第63代天师张恩溥移居台湾,于是
多年失修的天师府被改作他用。1984年开始修
缮。1988年交由道教界管理。
现在的天师府,以府门、仪门、二门和私第为中
轴线,修建了玉皇殿、天师殿、玄坛殿、法蒙局
和提举署、万法宗坛等,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
合为一体。
天师府府门系1990年重建,正上方悬“嗣汉天师府。
’直匾,前正中两柱上挂有“麒麟殿上神仙
客,龙虎山中宰相家”楹联。御赐仪门牌楼为最
近恢复修建的,东有玄坛殿,奉祀财神赵公明;
西有法箓局和提举署。提举署是张天师掌管道教
事务之办公场所。二门系1996年重建,上悬
“敕灵旨” 匾额,门柱上有“道高龙虎伏,德重鬼。
神钦”对联。二门后为一大院,院内甬道中有一井,名日“灵泉井”,又名“丹井”、“法水井”。
据传系南宋着名道士白玉蟾所凿。古井后即是玉
皇殿,原为天师的演法大堂。玉皇殿后便是私
第,即历代天师的住宅。私第前厅原称三省堂
是天师府的议事之所。1985 年改建为天师殿。
私第中厅原为“壶仙堂”,系接待贵宾之处。私
第后厅也叫上房,是天师食宿生活之处。私第后
原有灵芝园、敕书阁、纳凉居。私第东面原有天
师家庙和味腴书屋。私第以西的院落为万法宗
坛,院内有三大殿,正殿为三清殿,两侧配殿分
别为灵官殿和财神殿。
天师府保存有众多文物古迹,如元代铸造的
9999 斤重的大钟、赵孟俯手书的道教碑及历代
匾额楹联等。
近日,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——“世界上最大的口罩”冲上了热搜。这个巨型口罩长12.828米,宽9.178米,非常震撼。口罩是给江西龙虎山景区一只“巨象”戴的,这只“巨象”就是龙虎山景区的“象鼻山”。给它“戴口罩”的不是滑轮、杠杆,也不是无人机
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有一个龙虎山镇,这里因道教名山龙虎山而得名。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”,龙虎山因此得名。鹰潭市西南郊的龙虎山镇、上清镇位置图如今这里的龙虎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、世界地质公园,属于丹霞地貌景观。这一带是丘陵地带
江西省优秀教师免门票一、活动时间:2021年7月1日-2023年12月31日二、活动对象:江西省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的教师三、优惠政策:以上优惠对象享受免景区资源性门票(不含经营性的观光车票和竹筏票)的优惠政策,须购买景区观光车票。具体为
龙虎山,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。相传东汉中叶,天师张道陵弟子在此山中炼丹修道,修道炼丹炼成功后,“丹成而龙虎现,龙虎山原名叫云锦山,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,道教正一派的“祖庭”。因龙虎出现,于是改云锦山为龙虎山,山因此得名。张天师在20
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。东汉中叶,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”,山因得名。其中天门山最高,海拔1300米。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[1],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[2]、国家AAAAA级旅
9月7日下午,“行走中国?2017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”活动采访团走进“中国道都”龙虎山。来自世界五大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位华文媒体高层,在此感受道教文化。 苏路程 摄中新网鹰潭9月7日电 (记者 王剑苏路程华山)9月7日下午,“行走中
江西龙虎山——中国道教名山之首,誉称“道士的世界王国”龙虎山,由仙水岩、龙虎山、上清宫、洪五湖、马祖岩和应天山等六大景区组成,面积达200平方公里。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,其道教圣地、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“三绝”,为道教正一派“祖庭”
芒果旅行日记:江西发现一座皇家等级建筑,居江南宫观之首,康熙亲手御书匾额,被称为“道教第一宫”。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规模最大、等级最高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古老道宫,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地,所以也被称为“仙灵都会”、“百神受职之所”。这建筑就
#头条创作挑战赛#春秋末期李耳(老子)创立了道家学派,以“道”作为其价值体系的核心,认为“道”和某种特定的物质相互作用,支配着万物的发展,所以无论治国还是修身都应该顺其自然。他的继承者庄周,将他的思想更加理想化,认为“道”是顺其自然的天道,
9月7日下午,“行走中国?2017世界华文媒体江西行”活动采访团走进“中国道都”龙虎山。来自世界五大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位华文媒体高层,在此感受道教文化。 苏路程 摄中新网鹰潭9月7日电 (记者 王剑苏路程华山)9月7日下午,“行走中
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。于东汉顺帝时,由张道陵首创于四川鹤鸣山,到南北朝时开始盛行。道教奉老子为教祖,尊称为"太上老君"。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第一代天师,因而又叫"天师道",后逐渐分化为许多派别。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为湖北武当山、四川青城山
明初,太祖朱元璋加赐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“永掌天下道教事”,敕命礼部与道教拟定科仪格式,颁行天下遵行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,上谕礼部“严禁伪造符箓”,其时,“天下符箓,出此一家(龙虎山)”。(道教之音)以上足以表现龙虎山地位尊崇,但在清朝
在江西,有一座龙虎山,不仅风景绝美,更有传奇色彩。相传这里是东汉道教祖师“张天师”炼丹之地,“丹成而龙虎现”,因此得名。绝壁之上,还有数百座崖墓,来自2,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,留下至今未解的谜题:在没有机械的古代,将悬棺安放到百米峭壁
转载自嗣汉天师府在宋代期间,宋王朝在龙虎山建造了大量宫观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和赐额;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,宋代新建的宫、观、院近20座。其中,有建于1056年至1063年间的凝真观。1102年至1106年间的静应观和祈真观。1107年
江西龙虎山,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,为中国道教发祥地,道教正一派“祖庭”。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、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。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,历代天师华居此地,守龙虎山寻仙觅术,坐上清宫演教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