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6-01 02:35:28 | 浏览:117
一到秋天,栗树上就挂满了肥硕的果实。栗是常见的木本粮食之一,糖炒栗子又香又甜又糯,味道奇佳;栗还可“蒸以充饥”,替代粮食。正是“林中也有粮干斛”。
江西鹰潭市龙虎山盛产板栗,当地的“天师板栗”是该市的名特产之一。相传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,在龙虎山炼丹时,因不爱荤腥,于是栽了许多板栗树,以栗代饭。在他的影响下,历代天师群起仿之,在龙虎山泸溪河两岸,栽满板栗树。“天师板栗”个大、味甜、肉黄、糯质、淀粉丰富,十分受欢迎。因品质极佳,历代作为贡品进贡朝廷,成为鹰潭的名特产。
栗是壳斗科落叶乔木,高10~20米。叶片宽大,长椭圆形,背面散生星状毛。雌雄同株,雄花穗状花序,直立。雌花生在雄花序的基部,2~3朵生在总苞内。初夏开花,坚果外有带刺的球状壳斗,很像一只小刺猬。成熟时壳斗开裂,坚果掉落,一般每个壳斗有坚果2—3粒。
栗原产我国,栽培历史悠久,从西安半坡村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栗子和榛子等果实,说明远在6000多年前,栗就已经被人类利用了。
史书中对栗也很早就有记载,《诗经》中就有“树之榛栗”的诗句。《史记货殖传》中有:“燕秦千树栗,其人千户侯”,可见春秋战国时,人们已把栗树的多少,作为衡量财产和物产的标准之一。
《清异录》中记述了一个故事:晋朝时,有一次晋王率兵穷追敌人,因为军饷接济不上,就采山间栗子蒸成饭食,土兵们叫这种食品为“河东饭”。
《庄子·齐物论》中有个“朝三暮四”的成语故事:古代,有个叫狙公的,喜欢养猴子,为养猴子,他几乎耗尽了家产。到后来,喂养猴子的栗子所剩不多了,他对猴子们说:我早上给你们吃3个,晚上给你们吃4个(朝三暮四)。猴子们听了很不高兴,于是狙公改口说:那么就这么办吧,我早上给你们4个,晚上给3个(朝四暮三),你们总该满意了吧!猴子果然满意地领走了口粮。成语朝三暮四用来比喻玩弄手法骗人的事,狙公没有增加栗子数,只调换了3和4的次序,就把猴子骗过了。
外国也有关于栗树的传说:古代阿拉伯国的王后,有一次带着百骑人马在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附近游览,忽然大雨骤来,人马连忙躲到一棵大栗树下,这棵大栗树大得出奇,树冠刚好遮盖着他们。于是给它取了个名字:百骑大栗树。
栗树适应性广,在荒山、荒滩、坡地、沙地,屋前屋后,都可种植,既不同棉粮争地,又可绿化大地,保护水土。这真是既能使当代人受益,还能为子孙后代造福。
栗在全世界约有10多种,我国栗种资源丰富,最著名的栗种是板栗(又叫风栗),其次是锥栗(又叫珍珠栗)和茅栗。河北、山东、湖北是我国最大的三大的板栗产区,该三地的主产省份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。河北迁西、遵化、兴隆等燕山山脉一带板栗,山东的大油栗、北京的红皮栗、江西鹰潭的天师板栗、庐山的毛栗等都是著名品种。栗子可炒可煮,糖沙炒栗、栗子烧鸡,人人爱吃,别具风味。加工的栗粉,可做成各式糕点。
栗子除了含脂肪、蛋白质外,还含有大量的淀粉,可以代替粮食。“山家蒸栗暖”,说的是我国古代用栗子当饭吃的习俗。
栗树还有许多用途,木材坚硬,耐湿耐腐,是建筑、造船的良材,也是作作坑木好材料。树皮和壳斗(总苞)可提制栲胶,还可入药。花为良好的蜜源,叶可饲养柞蚕。栗,真是浑身是宝。
江西鹰潭龙虎山的村民喜欢栽种板栗。如今,涌现了不少种植板栗专业合作社,栽种100亩以上的有6户,10亩以上的300多户。其中,龙福山板栗专业合作社,自营板栗面积达450余亩,还带动周边20余家农户合作开发2000亩,整个龙虎山景区已栽种板栗5万余亩,成为江西省种植板栗的龙头老大。
一到秋天,栗树上就挂满了肥硕的果实。栗是常见的木本粮食之一,糖炒栗子又香又甜又糯,味道奇佳;栗还可“蒸以充饥”,替代粮食。正是“林中也有粮干斛”。江西鹰潭市龙虎山盛产板栗,当地的“天师板栗”是该市的名特产之一。相传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,在
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: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鹰潭市,距市中心18公里,由仙水岩、龙虎山、上清宫、洪五湖、马祖岩和应天山等六大景区组成,有55个景点、261个景物景观,面积达200平方公里。此外,还包括弋阳龟峰等独立景区(点),
#头条创作挑战赛#春秋末期李耳(老子)创立了道家学派,以“道”作为其价值体系的核心,认为“道”和某种特定的物质相互作用,支配着万物的发展,所以无论治国还是修身都应该顺其自然。他的继承者庄周,将他的思想更加理想化,认为“道”是顺其自然的天道,
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,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。东汉中叶,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,山因得名”。据道教典籍记载,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,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,至今承袭六十
近日,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——“世界上最大的口罩”冲上了热搜。这个巨型口罩长12.828米,宽9.178米,非常震撼。口罩是给江西龙虎山景区一只“巨象”戴的,这只“巨象”就是龙虎山景区的“象鼻山”。给它“戴口罩”的不是滑轮、杠杆,也不是无人机
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有一个龙虎山镇,这里因道教名山龙虎山而得名。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”,龙虎山因此得名。鹰潭市西南郊的龙虎山镇、上清镇位置图如今这里的龙虎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、世界地质公园,属于丹霞地貌景观。这一带是丘陵地带
江西省优秀教师免门票一、活动时间:2021年7月1日-2023年12月31日二、活动对象:江西省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的教师三、优惠政策:以上优惠对象享受免景区资源性门票(不含经营性的观光车票和竹筏票)的优惠政策,须购买景区观光车票。具体为
丹霞地貌代表——龙虎山龙虎山,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。东汉中叶,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"丹成而龙虎现,山因得名。其中天门山最高,海拔1300米。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,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
原创: 鹰潭市广播电视台 天天鹰潭 今天龙虎山闻说仙家眷此城 龙虎山,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。东汉中叶,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,山因得名。其中天门山最高,海拔1300米。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,世
重播
龙虎山,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。东汉中叶,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,山因此得名。这里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,世界地质公园 、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龙虎山有“丹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,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。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,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。为见证伟大时代,展示辉煌成就,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
国家5A级景区(一二八),江西鹰潭市龙虎山旅游景区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,距鹰潭市区约20公里,以丹霞地貌峰林景观闻名于世,2001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,2010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。这里是著名的道教发源地之一,有许多道观依山而建。尤其
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。众所周知,我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“龙虎山”位于江西省鹰潭市,作为我国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,“龙虎山”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。而且,“龙虎山”还是我国的第8处“世界自然遗产”,无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,
作者:梅园小筑2013知道龙虎山,是因为她在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中位列第四。仔细看过资料才知道,原来,她还是中国南方道教的发源处。于是,不由得对这次的出行更是充满了期待。我们到达鹰潭已经是后半夜了,旅游,是一件很辛苦的事。特别是象我们这样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