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6-01 06:14:49 | 浏览:66
直上白岳览奇观
汪鹤年
五岳的大名早已烂熟于心,没听说过在安徽休宁县境内还有一座白岳。直到走上山脚的登封古桥,面对那一溜拉开的并不高峻的峰岭,我心里仍重重地打着一个问号:这就是白岳么?这就是与湖北武当山、江西龙虎山、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的齐云山么?
盛夏的阳光格外燥热刺眼,上山的游人寥寥可数,但默默地数着那一级级用桔红色的红砂岩垒砌的磴道,时而遇上一座飞角轻舒,造型古朴的小亭,倒也不觉寂寞。
在半山腰的一间小卖部,借喝汽水的机会,与店主人聊起了天。据说,齐云山古称白岳,自明代嘉靖皇帝敖建宫殿,钦赐山额后,齐云山才堂而皇之地叫了开来。山中有三十六奇峰、七十二怪崖、二十四涧胜景,清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,曾誉之为“天下无双胜境,江南第一名山”。他颇为自豪地告诉我“要是你到过九华山,再来看看我们的齐云山,你肯定会投齐云山一票。”对此我半信半疑,一笑置之。
赭红色的磴道高挂在满山碧绿之间,显得幽静而深邃。没有谁和我对话,连蝉也懒得嘶鸣,只有一两声鸟语从阵阵松涛中款款飞来,算是与我低语。
磴道。山亭。小桥。突见石梁横出,去路欲断之处,一座石洞扑面而来,上书“一天门”三字。走过站满碑刻的天门,才猛然发觉自己是置身在一座酷肖大象的石岩之前,迎面那堵刀砍斧削般的巨崖之上,大书着“天开神秀”“齐云胜景”等摩崖题刻。举目四顾,联崖如城,崖头怪石嵯峨,势欲飞坠,五座仙人洞府摩肩接踵地挤在一起,各自供奉着自己的洞主。最令人费解的是真君洞,脚踏龟蛇的真武帝君居中而坐,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分列两侧,水火不相容的佛、道两教在这里奇妙地融为一体。
问及一位守观的道人,才算弄清了此中的原委。唐朝以前,齐云山本为佛教僧众建庵参禅之地,唐乾元年间,方士龚栖霞始在此筑室布道,辟谷修行。此后,两教互相排斥,各不相让。直到嘉靖十一年(公元1532年),明世宗降旨在齐云山敕建太素宫,并钦赐山额以后,道教香火才日趋旺盛,并逐渐挤走了佛教势力,齐云山也一跃而成为道教名山。这里,让十八罗汉当真武帝君的侍卫,看起来不伦不类,但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,也算是道教徒的一大创举吧!
往上连跨两道天门,一条新月状的小街将我拥入了它的怀抱。还是那条赭红色的路,但路两旁的密密的树丛变成了一幢幢倚岩临涧,布瓦青砖的徽式民居,一些门额上还醒目地题写着“胡伯阳房”“孙叔一房”“汪太符房”等字样。真不明白,干吗要在居所上写上房主人的大名?
走进一家小店,匆匆用过午餐,然后斗胆说出了心中的困惑。女店主乐了,有枝有叶地道出了此中的掌故:在这条名叫月华街的小街上,山民与道人混居可说是最大的特点。最初,齐云山道教属全真派,道士全部出家清修。明代以后改奉正一教,道长带头娶了媳妇,并开始以家为观。久而久之,火居道士与贫民百姓比邻而居,和睦共处也就成为齐云山一大奇观。那些称作“房”的,就是现存的古道房。旧时的重阳节,上这儿朝山的香客曾高达两万之众呢!
迎着盛夏的烈日,我又独自一人踏上了去紫霄崖的山路。路没有白跑,天开石屏般的巨崖平地崛起,两崖之间青天一线,碑刻、题字挤满绝壁。据说最珍贵的是立在崖左,高约两丈的《云岩紫霄宫玄帝碑铭》,由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撰稿,郡内名士戴练书写,里人朱云亮镌刻,被称之为“三绝碑”。然而,细察碑文,通篇不过是“惟神辅弼,国祚元穷,名山大川,爰建琳宫,金银照耀,琳碧辉崇”之类的颂德溢美之辞,实在看不出妙在哪里。不过,既出自于独步一时的唐伯虎之手,就凭此大名也可压倒俊才三千。
在这里总算是遇上了零零星星的几个游人,本想凑个伴儿热闹热闹,然而他们都选择了由一线天直上插剑峰的路。我却想一睹方腊寨的风采,又只好只身前往了。秀出天际的王老峰远远晃过,孤峰峭耸的独耸峰又迎上前来。明晃晃的的骄阳下,一条高挂山崖的狭长磴道轻轻地滑到我的脚前。一番审视、一番惊叹之后,我攀着用铁链、铁柱、石壁连成一体的路小心翼翼地登上峰头。镌着“方腊寨”三个摩崖大字的一堵丹壁上,以方腊为首的三尊高近三米的石雕像翘首而立,惊奇地注视着我这位独往独来的不速之客。
望归望,双方毕竟缺乏沟通。我也仅仅是隐约地记得:这位揭竿于北宋末年的农民领袖据说曾在此安营扎寨,并用空城汁退去百万官军。我并不真的相信此种传闻,但它却鲜明地体现了老百姓心目中的爱憎,故而我仍宁信其有。
一声长啸,虽未能赢得万谷回声,但登上独耸峰一小众山的感觉,为方腊之辈无力回天而萌发的感慨,已尽在此不言之中了。
走下方腊寨,穿过忽而袒露在绝壁之前,忽而深隐于岩腹之中的神秘走廊,忽见一座高耸云端,势若横空压来的奇峰上大镌着“最高峰”三个大字。据说齐云山的得名便与此峰有关,《齐云山志》所说的“一石插天,与云并齐,谓之齐云”的插天之石就是指的这里。“插天”固然是夸张,但纵目一览青山如黛,拱伏其前,田园村落,星散天际的画图,也不乏一种自身天外的感觉。
明代新安太守崔孔昕的那首《再游齐云岩》的诗篇写的就是这里么?:
西入天门步上台,
茫茫石径倚云开。
邀游浪迹归何处,
跨鹤扬州今又来。
由于时间的关系,齐云山的诸多胜景我无法一一领略,但窥其一豹,便生“跨鹤扬州”之想,此行不虚矣!
说起武当山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湖北、武当派、张三丰、道教这些关键词吧,实际上在我国可不止一座武当山哦,俗话说:人不分南北。但山水是分南北的,众所周知少林寺就有南少林、北少林之分,而武当也有南武当和北武当之别。湖北武当山南武当就是我们熟
直上白岳览奇观汪鹤年五岳的大名早已烂熟于心,没听说过在安徽休宁县境内还有一座白岳。直到走上山脚的登封古桥,面对那一溜拉开的并不高峻的峰岭,我心里仍重重地打着一个问号:这就是白岳么?这就是与湖北武当山、江西龙虎山、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道教四大名
江西省优秀教师免门票一、活动时间:2021年7月1日-2023年12月31日二、活动对象:江西省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的教师三、优惠政策:以上优惠对象享受免景区资源性门票(不含经营性的观光车票和竹筏票)的优惠政策,须购买景区观光车票。具体为
龙虎山,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。相传东汉中叶,天师张道陵弟子在此山中炼丹修道,修道炼丹炼成功后,“丹成而龙虎现,龙虎山原名叫云锦山,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,道教正一派的“祖庭”。因龙虎出现,于是改云锦山为龙虎山,山因此得名。张天师在20
5月2日,“五一”假期第四天,武当山景区热度不减,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和活动,丰富游客沉浸式旅游体验。早上八点,快乐谷景区陆续迎来各地游客,游客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体验丛林飞车、蹦极等网红项目。(武当融媒记者 徐刚)车辆有序停放,来自河南、襄阳
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通讯员 徐刚今年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登临武当山400周年,4月20日,极目新闻记者从十堰市武当山特区获悉,该区将陆续举办9大系列纪念活动,弘扬徐霞客精神,擦亮武当文化品牌。武当山云外清都 通讯员陆国庆 摄武当山旅游经济
Part1:旅游自驾停车篇—来武当山自驾停车哪里更方便?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马辉16日,武当山景区恢复开放,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除了查验健康码、行程码外,还需提供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报告。13日,山东高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发布公告,转让湖北武当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38.51%股
明初,太祖朱元璋加赐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“永掌天下道教事”,敕命礼部与道教拟定科仪格式,颁行天下遵行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,上谕礼部“严禁伪造符箓”,其时,“天下符箓,出此一家(龙虎山)”。(道教之音)以上足以表现龙虎山地位尊崇,但在清朝
近日,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——“世界上最大的口罩”冲上了热搜。这个巨型口罩长12.828米,宽9.178米,非常震撼。口罩是给江西龙虎山景区一只“巨象”戴的,这只“巨象”就是龙虎山景区的“象鼻山”。给它“戴口罩”的不是滑轮、杠杆,也不是无人机
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有一个龙虎山镇,这里因道教名山龙虎山而得名。张道陵曾在此炼丹,传说“丹成而龙虎现”,龙虎山因此得名。鹰潭市西南郊的龙虎山镇、上清镇位置图如今这里的龙虎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、世界地质公园,属于丹霞地貌景观。这一带是丘陵地带
武当山又名“太和山”,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。明代时,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“大岳”、“玄岳”,地位在“五岳”诸山之上。它兼有五岳之雄、奇、险、秀、幽,有72峰、36岩、24涧、11洞、3潭、3泉、10石和5台等自然胜景。主峰天柱峰立地顶天
嵩山,是洛阳盆地东界;武当山,是南阳盆地西界。众所周知,就传统武术而言,嵩山有少林派,武当山有武当派。本文来说说武当山。中国中部的一系列盆地,自北向南:山西五大盆地,洛阳盆地,南阳盆地,两湖盆地。其中,南阳盆地:北为伏牛山,东为桐柏山,南为
#你去过最美风景是哪里#武当山#玄天真武大帝#问道武当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武当山,又名太和山,仙室山。被世人尊称为“仙山”、“道山”。《太和山志》记载“武当”的含义源于“非真武不足当之”,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“玄天真武大帝”的发迹圣地。
武当山,古称“砂上山”,又名“太和山”,位于湖北省西北均县境内,为大巴山脉东段分支,起自湖北、陕西两省边境,止于襄樊市南,隔汉江和大洪山遥对,纵横四百多公里,这里“山峦清秀,风景幽奇”,古建筑群巍然林立于千米之上的山间、绝崖和峰顶。 主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