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山,或因自然风景而引人入胜,或因人文景观而让人心驰神往,而青城山两者兼得,不仅有“天下幽”的称谓,还有底蕴深厚的道文化~今天水灵妹将带你打卡,青城山的奇妙宝地,见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与文化雕琢的美艳。月城湖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龙...
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山,
或因自然风景而引人入胜,
或因人文景观而让人心驰神往,
而青城山两者兼得,
不仅有“天下幽”的称谓,还有底蕴深厚的道文化~
今天水灵妹将带你打卡,
青城山的奇妙宝地,
见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
与文化雕琢的美艳。
月城湖
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,因丈人峰下的月城山得名。相传为远古岷山真人鬼谷子隐居之处,又传五代时期,仙人刘海蟾也在此修仙炼道。
▲月城湖
周围青山环卫,纵目四望,嫩绿、青绿、墨绿相互交织,画意盎然。碧绿的湖水,来自青城山老君阁的山间溪流,四周林莽山容倒映水中,相映成趣。
▲月城湖
堤上长廊,如弯月环护,名为“映月廊”。有联:“松声竹韵吟仙境 山色湖光映月城”。春夏之际烟雨如织,青黛色的峰岭在云雾中时隐时现。
山壁石绘
坐索道上行,往下望去,便可看见刻在山间峭壁上的仙人雕刻,壁画唯美动人,其中还有二十四孝图的节选,每一笔都精雕细琢,无不引人侧目欣赏。
上清宫
上清宫左右两边有两副对联,“于今百草承元化,自古名山待圣人”,是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留下的。意为青城山的一草一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,自古青城山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。
▲上清宫
拾阶而上,走到上清宫的主殿,就是老君殿。道教的创始人是在青城山山腰天师洞结茅传道的张道陵张天师,但他却不是道教的始祖,道教的始祖就是老子——李耳。
【鸳鸯井】
两眼奇井,这两口井一方一圆、一浑一清、一深一浅,并排两列,象一对美满的夫妻朝夕相守,因此起名“鸳鸯井”。
这鸳鸯井三个大字,是张大千先生来此写生时留下的。鸳鸯井下边泉源暗通,互为浅深,一温一冷,四季都不干涸,似道家阴阳相生之寓意,堪称一奇。
【三清殿】
三清大殿,中国人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,三宝就是指道家三清,分别是太清道德天尊、玉清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,相传他们是由太上老君丹田之气衍化而成,所以有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。他们分别代表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
【文武殿】
上清宫老君殿右侧有“文武殿”,供奉文圣孔子与武圣关羽。内有张大千绘王母、麻姑及花蕊夫人像。王母与麻姑皆为道教仙姑。
花蕊夫人是五代时后蜀王孟昶之妃,是中国大型供词创作第一人,被列为中国十大才女之一,她可是一个地道的都江堰人,她和丈夫孟昶一起创作了中国的第一副春联“新年纳余庆,佳节号长春”。
【张大千故居】
1938年,张大千寻着丹梯、踏着幽意、伴着花香、随着鸟鸣,走上青城山。自来到青城山后,青城山的古迹与美景激发他的诗情画意。
张大千先后在山上寓居长达10年,素有自号“青城客”并制“青城客”“上清寄居”等图章,在此作画1000余幅和一批古典诗作。
【张大千徐悲鸿图片展】
恰巧青城山一向受画家们的青睐,素有”入蜀方知画意浓“之说。左行便是张大千与徐悲鸿两位先生的部分画作展览馆,两位先生均与青城山有着不解之缘。
张大千先生曾在此处寓居四年,徐悲鸿也曾在此小住一月有余,入馆内,可在画作碑刻面前,驻足观赏。
【麻姑池】
传说为一位名叫麻姑的女人神通广大,法力无边,她出冥府的通道成了麻姑井,而留在地面的水池就成了今天的麻姑池。
麻姑池传说是久旱不干、久雨不溢的天然池子,麻姑池三个字也是张大千所题写。
掷笔槽
过青城山五洞天,经山间小道前行,便来到一处崖壁岩石开凿出的石栈道。此处两峰对峙,惊险绝伦。这便是青城山著名景点之一的掷笔槽。
说起掷笔槽,还有个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——天师降魔。传说在那时,青城山鬼怪横行,其中有个魔王,经常危害百姓。在青城山结茅传道的天师张陵得知此事后,前去降魔。
他以朱笔画山,在山中划出一道深十三丈、宽三十丈的深沟,使鬼魔不能越界。“人处阳明,鬼行幽暗,六大鬼王归于北鄷,八部鬼帅窜于西域”。
青城山民为纪念张天师朱笔画山,执笔成槽的神迹,便称之为掷笔槽。实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处天然景观。
朝阳洞
一处建筑格外奇特神秘,它依山而建,又与山体融为一体,进到房内便是洞,而从房内望出去又是一片碧绿景象,它就是八百里青城山著名的朝阳洞。
清光绪年间,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黄云鹄乐此清幽妙境,小住洞中参易。曾撰联云:“天遥红日近,地仄绛宫宽。”并称颂此地:“朝晖暮霭,溪月松风,大野平畴,连峰迭山献实能移人情志,而荡涤秽浊。”
周遭景色也相当雄奇,著名画家徐悲鸿在看过朝阳洞后,便洋洋洒洒写下了这样的诗句:“古洞亲迎光照耀,苍岩时有凤来仪。”
20世纪80年代以来,青城山道教协会于此处依岩傍洞,扩建宫观及琅环仙馆,洞口门楼为悬空古建,洞中仍塑宁封真君及吕祖、邱祖、三官神像。
在朝阳洞,登壮观台,可壮览青城前山风光及天府平畴。再沿山脊前行里许,有观日亭,亭侧岩壁有“天然圣迹”“天下第五名山”“青城第一峰”等巨型摩崖石刻。
天师洞
天师洞,又称古常道观,宫观沿山势而建, 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观之一。相传是东汉道教祖师张道陵在青城山修道之所。
有意思的是上行阶梯一共有99阶,“九”在道教传承中为极数,代表天,寓意着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。
“三清大殿”为天师洞主殿,殿前有联:“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;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”。
【天师银杏】
在三清大殿的右边有一棵1800多年的古银杏树,传说是张天师亲手种植。天师银杏不仅是青城山的“镇山之宝”之一,同时也是天府十大树王之首,可见其地位之“尊崇”!
相传,相传东汉末年,一日祖天师在青城山盘坐,无意间看见山前平川村舍,静修难以速定,遂手植银杏一株,此树迅即拔地10丈,绿屏陡立,锁住山之灵气,终得大道早成。
三清大殿左侧的石栏上,镌刻了许多石像。这些石像光头露臂、翻腾扑跃、嘻闹戏耍。按照道教经义,修道到一定程度,便要返真,进入婴孩那种天真无邪、原始纯净的境界。
【降魔石】
天师洞外还有三块高数丈的巨石,犹如刀削斧劈。互相间距只有一尺多点,里边还有石梯可行人,简直是通天一线。这就是天师降魔的遗迹试(降)剑(魔)石,也称作“三岛石”,石头上“降魔”二字,
传说张天师与八部鬼怪作战时,一小妖从山顶推下一块巨石,张天师眼明手快,一剑挥去,巨石一分为三,故称“三岛石”。86版西游记中,孙悟空拜师菩提老祖,穿过的巨石,就是降魔石。
殿内还有张天师所留的《张天师》画像碑刻,这通碑立于天师洞三皇殿内,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岁甲子敕书碑刻并立。
以刚柔相济的白描技法把“张天师”勾勒上石,天师身着道袍,目光炯炯,须眉飞扬,抱剑而立,似欲降魔拿妖,仙人气概尽显。
位于天师洞三清殿背后,则是这一幅《青城全图》,作者将当时灌县城区和青城山的主要建筑、河流进行了完整描绘,值得考究。
杜甫等名家诗文,在这里也不难发现哦~
寓道于亭
道家崇尚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的法则,亭的屋顶,便由山前的一层树皮顶,到山门口的两层树皮顶,再往里走的茅亭就是三层树皮顶,在层数上充分体现道家思想。
| 摄影:门后面是什么
【圣灯亭】
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,夜幕降临后,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,闪烁飘荡,少时三、五盏,忽生忽灭,多时成百上千,山谷一时灿若星汉。
【天然阁】
亭子独特在其以不去树皮的原木为梁柱,枯藤为挂落,树皮为瓦盖,老根为凳;卯榫结构连接,雨天不漏,炎日无暑,清幽山景浑然一体;不拘一格,随影赋形,深深寓意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。
青城山现有的木皮亭阁,无论其立意造型或材质规划,均本乎老子或道家的基本哲学理念和审美观。
道家清静无为,静以修身,归真返朴,顺其自然的玄易观,贯彻于山中一切建筑或曰人为设施的选点、布局、体量、结构、色彩形制之中。
【凝翠桥】
凝翠桥位于青城山建福宫至天师洞之间的游山石道上,桥北依岩壁,下临深壑,四周古木参天、林荫蔽日,是都江堰市典型的古桥。桥上对联写道:“瀑落瑶琴响,山幽薜荔封”,展现了凝翠亭那种幽静的氛围。
▲凝翠桥
你还知道青城山有哪些奇妙之地吗?
欢迎留言讨论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