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12-07 16:41:18 | 浏览:1380
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,道家起源于上古,最早或可上溯到黄帝,但道教始于汉晋时期,其活动场所往往被称之为“道观”。
佛教是外来宗教,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,后在源地衰落却在中国兴盛,其活动场所往往被称之为“寺庙”。
那么,为何道教场所叫道观,佛教场所叫寺庙?这种称呼的背后,到底有何鲜为人知的历史?其实,如果从历史渊源来看的话,相比于“道观”称呼,“寺庙”的称呼有些不伦不类!
中华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,古人很早就懂得筑高台以观象授时,用以指导农业生产。考古证实,贾湖遗址、西水坡遗址、牛河梁遗址、双槐树遗址、陶寺遗址等里面,都有与天象有关的遗迹。周代国家级天文台叫“灵台”,是一方形高台建筑,如今还能看到遗迹。
作为伴随中华文明成长的道家文化,自然少不了要研究天上星象之术,用以吸收日月之精华,感悟天地万物之大道。由于观象需要,于是道教场所就被称之为“道观”。但起初道教场所先后被称为“治”、“庐”、“靖”、“仙馆”等,北周时期才正式出现“道观”的称呼,其历史渊源可能始于周代:
大约在春秋战国时,道家领袖之一尹喜,曾经结草为楼,以司观望,精思至道,后人称之为“关令草楼观”,于是有了“道观”之说。《释名》记载:“尹喜结草为楼,精思至道,周康王闻拜为大夫。以司观望,故号此宅为关令草楼观。即观之始也。”
还有一种说法更早,大约始于周穆王时,《稗史》记载“周穆王好神仙,召尹轨,杜仲居终南山,尹真人草楼因号观,由是奉神仙之地皆名观”。这就是“道观”的由来,最开始是陕西周至县古楼观,即终南山楼观台。
道教庙宇除了称为“道观”之外,还有不少称呼,其中一种叫“宫”,比如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的永乐宫全称就叫做“敕建大纯阳万寿宫”,唐玄宗更是下诏将西京玄元庙改为太清宫,东京玄元庙改为太微宫等。所谓“宫”,其实就是房屋,后来专指帝王居所,由于帝王渴求长生,对道士非常尊重,于是帝王“敕建”的道家庙宇就被称之为“宫”。
佛教传入中国之后,场所名称有很多,比如浮屠祠、招提、兰若、伽蓝、精舍、道场、禅林、神庙、塔庙等,但最初却叫“寺”,而“寺”又更符合中国文化,于是后来被统一称之为“寺”。那么,佛教场所起初为何被称之为“寺”呢?
“寺”原本是古代官署的名称,即“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”。甲骨文中的寺字,本义是持取,后来演变为高级别政府机关的代称。汉朝以太常、光禄勋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大鸿胪、宗正、大司农、少府谓之九寺大卿,明清时的“大理寺”(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)就是这种文化的传承。
汉明帝时,天竺僧人摄摩腾等携带佛教经像来到洛阳,摄摩腾是外国人,自然要交给接待外宾的官署──鸿胪寺(犹如今天外交部)接待。皇帝与大臣接触佛经之后,觉得佛法不错,非常利于统治。但鸿胪寺是接待外宾的,不能长久接待摄摩腾等人,于是为了彰显重视,就建了一座白马寺——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。
也就是说,白马寺起初其实不是我们想象的宗教“寺”,而是相当于一个政府办事机关,主要工作是翻译经典、讲解佛经、指导修行,相当于汉朝政府办的社会教育,后来“寺”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。
至于尼姑修行的寺庙——庵,是指圆形小草屋、小庙,本义是不对外开放的房屋,后来成为尼姑修行之所的称呼。
寺庙之庙,本是供祀祖先之地,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,后来被佛教借用。
庙字始见于周代金文,由“广”和“朝”组成,其中“广”与房屋有关,“朝”本义是早晨,一天的开始,引申为初始之意。因此,“广”和“朝”合起来,就是房子里供奉着祖先。如今的庙字是简化字,由“广”与“由”组成,也可以说房间里供奉着家族由来。
其实,虽然庙字始见于周代,但早在周朝之前,甚至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,中国人就有供祀祖先的宗庙,如今考古已经证实这一点。这种习俗延续了几千年,封建王朝时期,一般都会设置太庙祭祀祖先,还会赏赐忠心的大臣“配享太庙”等,当然百姓家的宗庙一般叫“祠堂”。除此之外,还有孔庙、关帝庙等。
因此,“庙”起初供奉的是祖先鬼神,但汉代之后“庙”逐渐与原始神社(土地庙)混在一起,于是“庙”逐渐有了宗教性质,佛教进入中国之后,就借用了“庙”这个称呼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“庙”从来都不是佛教场所的专用词汇。
总之,从历史溯源上看,“寺”是政府办事机构,“庙”是供奉祖先鬼神之地,两者结合在一起变成“寺庙”,确实有些不伦不类;同时,“寺庙”与佛家学说也缺乏内在关联性。相比之下,“道观”与道家学说无疑更契合一些。
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,道家起源于上古,最早或可上溯到黄帝,但道教始于汉晋时期,其活动场所往往被称之为“道观”。佛教是外来宗教,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,后在源地衰落却在中国兴盛,其活动场所往往被称之为“寺庙”。那么,为何道教场所叫道观,佛教场所叫寺
一部《世说新语》几乎道尽了魏晋风流,曹魏和两晋在历史上并不是强盛的王朝,但是却也有自己的独特性,它们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放到现在来看有点不可理喻,比如服药、清谈、饮酒、纵情山水等等,所谓的魏晋名士追求的是不滞于物、不拘礼节,洒脱倜傥之外又特立独
超低的物价,迷人的热带风情,独具特色的佛教建筑,使泰国成为越来越多人热爱的旅行地。金碧辉煌的大皇宫和玉佛寺,是王权和宗教融合的登峰造极之作,皇宫建筑风格美轮美奂,宝石镶嵌铺天盖地,价值连城都不足以形容。卧佛寺内卧佛为世界zui大卧佛,长46
青海位于中国西部,地处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,有着“世界屋脊”的美称;也是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的发源地,因此被誉为“三江源”。来到青海除了青海湖、茶卡盐湖、祁连山草原等自然风光外;那就是青海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——塔尔寺。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
说走就走的旅行。这是青海最迷人的季节。西北草原绿草如茵,牦牛成群。深呼吸一口,扑鼻而来的草木泥土芬芳。青海湖畔湖水湛蓝,油菜花开。车子在环湖公路穿行,仿佛置身宫崎骏的动画世界。我们一路向西,深入柴达木盆地,潜入无边的梦境。在折返西宁时,遇见
提及梁武帝萧衍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,这位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,后半生笃信佛教,他甚至亲自出家在佛寺讲经,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他也因此被称为“僧人皇帝”。按理说,佛教是不允许占卜预测的,因为佛教信因果,既然有因必有果,那就应
抽签是我们中国一种占卜方式,中国各地有着形形色色的庙宇,人们去庙中时,往往会进行抽签,现代的抽签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:“你跪在神像面前,心中默念着自己所挂碍着的那件事或那个人,然后摇动手中的签筒,直到有一只签落到了地上,而这根签上往往会标有数
01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如今父母为孩子的早教,启蒙,益智等等下足了功夫。然而,为什么有的孩子小时聪明,大时了了呢?智商高低有多重要呢?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,为什么在学校成绩很好的孩子,进入社会,走向工作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呢? 美国哈佛大
纪史连载小说《两晋南北传》之永镇锁妖塔篇——第3话 老翁作为一名天文小学徒,曾有幸和时任河南卫视某鉴宝节目专家的一位国学大咖,聊了2个多小时的天文学术,最后我们把科学辩论成了神学。老翁也不懂宗教,也从不拜佛。毕竟我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。但为写
众所周知,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,佛祖是在菩提树下顿悟成道的,佛佗从此诞生,此树也被称为圣树。它又名无患子俗名鬼见愁,在民间象征着驱邪避煞。相传以无患树的木材制成的木棒可以驱魔杀鬼,因此名为无患。拉丁学名Sapindus是soapindicu
“法教”支撑南洋道教持续发展事实上,正因为道光年间官方主流态度主张道士应住道观而撤出村镇,不能在基层社会与群众相混,才造成民间香火庙需要依靠“法教”维持道教传承。所谓“法教”,成员多是社会上各种工作的人士,因有兴趣玄学术法或发愿扶世救人,驻
来源:环球时报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日本北海道教育委员会近日针对当地多所中小学(主要是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)展开调查,发现学生自尊心越强,运动能力往往越好。据日本《每日新闻》5日报道,北海道教委会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了综合测试,得出的结果是
唐朝版图历史上的唐朝,是一个开放、自由、进取、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朝代。正因为这么一些特点,唐朝的文化是璀璨的,国力是强盛的。而佛教又是大唐的国教。从普通老百姓,到一国之君皇帝,都十分崇信佛教。尤其是唐高宗和武则天,二人对佛教很是推崇和大力
沈阳太清宫-东北道教中心下雨不积水,抽签特别灵! 在广宜街乐购的对面不远,在南北快速干道旁市府大路西顺城街广宜,有一片古代的建筑群。这是沈阳一处著名的道观--“太清宫”。道观规模不是很大,但是在沈阳乃至东北也算是很有名的,尤其是在抽签占卜上
周易算命原指根据易经所记录的卦象,辅助以道具甲骨、铜钱、蓍草等,推演计算以占卜吉凶的过程。后引 申为泛指占卜、八字算命、看相、测名等等。而今天要为大家纠正几点日常生活中朋友对周易算命的错误观点。 一、天机不可泄露从某种意义上讲,“天机”就是